欢迎光临上海柏科管理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24小时服务热线 130-321-59810
       安全生产,失之于宽,得之于严!曾几何时,“安全为天”的格言沉重地落到了思维的边缘。难忘的2010年11月15日特别重大火灾事故,上海胶州路728号一幢28层教师公寓,因外墙施工动火作业引发火灾,导致53人死亡,另有17人伤势严重,70多人接受治疗;2015年8月12日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中的易燃易爆发生爆炸事故,造成约165人遇难,8人失踪,798人受伤(伤情重及较重的伤员58人、轻伤员740人),304幢建筑物、12428辆商品汽车、7533个集装箱受损,它给国家和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无数个家庭带来了无限的痛苦和灾难。这血的教训,怎能不让我们落泪?怎能不让我们震憾!


      生命是棵树,安全是沃土。安全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是家庭幸福的源泉。让我们共同牢记“居安思危,居危思变,警钟长鸣,安全为天”这句格言,切实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我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的“四不伤害”原则。当你为少出一点力,早一会休息或回家而心存侥幸、违章蛮干时,请你想一想父母那双挂念的眼睛,想一想妻儿那颗企盼的心灵!为了家庭的幸福美满,为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为了不让父母妻儿遭受痛苦和灾难,请你将“质量为本,安全为天”牢记心间!生产是目的,安全是前提,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抓好自主保安,严格遵章守纪,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安全隐患不排除不生产,安全措施不落实不生产。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安全是员工最大的福利,安全是家庭最大的幸福。安全连着你我他,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十分复杂,除了生产力总体水平较低、企业安全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监察体制不够完善、法制不够健全、惩罚力度不够和企业安全投入强度较低之外,企业员工对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掌握少,缺乏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和安全意识淡薄也是重要原因。必须采取措施,促使管理者紧抓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加强隐患辨识与管控措施,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或事件的发生。

      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如果这项工作做不好或存在管理缺陷,势必会给企业和员工造成巨大的损失。各个企业都应重视安全管理工作,成立安全组织,对生产工作进行严格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防患于未然。目前,我们的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较大发展和进步,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情形下,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方法,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一、对安全生产问题的透视与思考

       
事故频繁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是思想认识不足,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二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趋利不知避害;三是职工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知识匮乏;四是安全资金投入不足,安全欠账太多;五是安全检查不到位,隐患治理不彻底;六是安全工作作风浮漂,落实不够到位;七是事故处理轻描淡写,失之于宽。

针对以上存在的这些问题,要有效防止事故发生,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相关措施。



      1、抓组织保障,建立安全生产专业人员保障系统
      遵循安全组织机构合理设置、安全机构职能科学分工、安全管理体制协调高效等原则,尽快建立安全生产的各级监督与管理机构。企业内部从上到下设置全面、系统、有效的安全管理组织网络。在此基础上,狠抓安全生产的专业人员队伍建设,除了各级政府在机构改革中,配备好安全生产的执法监督管理人员外,还要建立安全生产的人才库,组建好安全生产的专家组和各行业的安全生产专业检查队伍,并提高这些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切实做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硬。
      2、抓资金投入,完善安全生产投资保障机制
      相应的资金投入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物质保障。随着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安全生产的任务更加艰巨,安全生产、劳动条件的改善应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不奢望超前,但也不能滞后。否则,将会受到经济发展规律的制约与惩罚,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这已经被我国曾发生过的几次事故高峰所证明。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研究投资结构关系和安全措施投资政策时,本着准需要、准收益、准投资的原则,建立国家、企业、个人协调的投资保障系统。利用商业保险、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的机制,推行国家对社会性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给予投资或采取贴息扶持、安全经济抵押等方法,加大安全生产的投资力度,以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3、抓责任制完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以往对安全生产责任制之所以落实起来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能体现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企业及其有关部门权利大而责任轻,企业的相关机构权利小而责任重,难以调动各方面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使安全责任制落到实处。要抓好安全生产,应该在责、权、利相统一和权、责一致的原则下,建立和完善能够覆盖方方面面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与此同时,狠抓责任制落实和党政领导“一岗双责”,落实到企业各相应机构、各部门及车间、班组和具体到人,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负责。
      4、抓专项治理,整顿和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
      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安全生产的5项治理活动,要下决心整顿和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这既是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整顿市场秩序的需要,也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根据国家和有关部门的部署和安排,各部门要密切合作、协调联动,消除隐患一丝不苟,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确保专项治理活动取得实效。

      二、注重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管理离不开文化,也可以说不同的文化背景就有不同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而管理的进步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管理属于文化的范畴。安全管理效能的发挥,自然离不开管理的主体、对象,其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人。提高全员的安全文化素质及其安全文化环境,即安全文化建设,直接影响管理的机制和机能。人们越来越注意到,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已经成了推动安全文明生产,保护职工安全和健康的关键问题了。

      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有其内在的联系,但安全文化不是纯粹的安全管理,企业安全文化也不是企业安全管理。企业管理是有投入、有产出、有目标、有实践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企业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同步进行子功能系统,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和背景,是理念和精神支柱,企业安全管理理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安全素养、安全管理的伦理道德等都靠安全文化来培养、影响和造就。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是互相不可替代的,那种误认为提倡安全文化,企业安全管理就可以不要了,或认为企业安全管理落后了,过时了等观点都是十分错误的。
      对于社会,安全是人类生活质量的反映;对于企业,安全也是一种生产力。只有通过系统的、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才能使企业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才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人类已进入新的世纪,国家正前进在高速的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的历史快车道上。面对这样的现实和背景,面对这样的命题和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推进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推进人类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推进人类安全文化的进步,才能最终实现社会高质量的快速发展。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黄金非为贵,安全值钱多”,安全意识需要我们天天有,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患生所忽,让安全生产的旗帜高高飘扬在蓝天下。


原创版权声明:任何形式的转载,必须保证文章完整性,不得删除作者、作者单位及来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