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市应急局分级分类全面加强疫情期间安全监管
来源:上海市应急管理局
|
作者:ehsconsulting
|
发布时间: 2020-04-27
|
1413 次浏览
|
分享到:
经济在复苏,企业在复工,防疫在继续。“疫情防控和安全防范,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成为应急人的共识。疫情发生以来,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共开展监管执法和安全服务274家次,发现安全隐患75项,立案调查11起。
4月10日,国务院安委会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绝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更不能将其视作无关痛痒的事,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针对安全生产事故主要特点和突出问题,层层压实责任,狠抓整改落实,强化风险防控,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经济在复苏,企业在复工,防疫在继续。“疫情防控和安全防范,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成为应急人的共识。疫情发生以来,市应急局共开展监管执法和安全服务274家次,发现安全隐患75项,立案调查11起。4月17日,市应急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集中公示了一批典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信息,其中包括:危化品使用企业危险化学品储存方式方法不符合国家标准,船舶修造企业未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劳务派遣单位使用未取得相应资格的员工从事特种作业,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工贸企业未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未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线。严格的安全生产执法,就是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当前,市应急局着力打磨与疫情防控常态化、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模式。坚持分级分类指导,对安全基础较好、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强化风险隐患远程监控,推行首次轻微违法包容审慎监管,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对发生过事故、有过违法记录或者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未有效运行的企业,实施精准检查、指导帮扶,规范文明执法,严防简单化、一刀切;对重点难点问题、重大风险隐患,组织专家开展点对点上门服务,帮助企业安全复工复产,有效防止各类风险叠加。
市应急局安全生产执法人员正在开展监管执法和安全服务
中船海洋动力部件有限公司是一家大中型国有企业,主要从事船舶及柴油机钢结构件、铸铁、铸钢件、锻件、木模件和工程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及相关的技术服务。复工复产后,该企业对“盛装熔融金属的罐体应当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和探伤检测”的刚性要求不甚了解,存在安全隐患。市应急局执法人员结合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第一时间对该企业开展了安全指导服务。
安全生产执法不仅是一项监管,而且是一种服务。执法人员在依法责令企业暂时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的同时,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考虑到企业恢复生产的迫切心情和探伤检测机构尚未复工的现实困难,主动牵线搭桥,商请上海宝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优先上门服务,以解企业燃眉之急。考虑到企业在高温金属熔融作业方面缺乏系统、有效的安全管理,可能还存在其他安全隐患,专门聘请两名业内专家为企业进行体检式安全排查,并指导企业依据专家意见制定整改计划,有序推进整改落实。
上海宝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对罐体进行探伤检测
安全生产执法的目的不是行政处罚,而是以点带面、由点及面,推动安全监管工作。本市有近百家冶金、有色、机械铸造企业,仍有可能存在类似隐患问题。执法人员立即着手思考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摸底和隐患排查的工作方案。三天内,《市应急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温熔融金属作业企业安全监管的通知》已经印发至各区应急局、相关中央在沪和地方国有企业等单位。为了让排摸工作更有针对性,尽可能减轻基层负担,一份市铸造行业协会的会员清单也同步下达各区应急局。
扫码关注“上海柏科”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